藏在吉隆坡老建築里的藝文空間──Zhongshan Building

MaD Social Lab
9 min readJul 18, 2019

撰文: Fafa Xu

在Zhongshan Building逛了一圈,我給我的夥伴發了一條信息“我在吉隆坡找到了我們最理想的工作室了”,可見我是多喜歡這個地方呀!

從中山同鄉會到Zhongshan Building

Zhongshan Building的外墻大大的寫著中文“中山同鄉會”,對,70年前這裡是中山同鄉會的基地。這裏是最早的時候廣東省中山市地區華人來到馬來西亞的聚居地。3棟單位各4層的房子以前都是隔開一個一個的小房間,有點小宿舍或者劏房的感覺,這裏住著非常非常多的家庭,一個小房間擠上好幾口人都有的。中間由天井聯通,一樓就是大家商量事情的社交場所。廣東有部本土長篇電視劇叫“72家房客”,我想感覺應該是非常像了,在天井閉上眼睛還可以想像到昔日鄰裏們喧鬧的場景。後來,大家慢慢賺到錢了,就搬離了這個窄小的同鄉會。這個昔日非常熱鬧的房子就逐漸冷清,最後甚至荒廢了。這棟樓的所屬權從多人變成了私人,負責人liza的婆婆(老公的媽媽)原來是其中的住戶,後來大家搬走了就壹間壹見房間買下來,現在是整棟樓的擁有者。其實這棟樓也是吉隆坡整個市中心的縮影,城市發展起來了,大家都搬離了原來狹小擁擠又破舊的市中心去到更新更舒適的區域生活,市中心就開始雕零。

photo by Luke

現在的Zhongshan Building外墻還保留著原有“雪蘭莪中山同鄉會”的手寫中文字體,而裏面已經完完全全變成了迷宮式的潘多拉盒子 — — 新文化藝術社區空間,這裏有畫廊、文創店、獨立書店、唱片店、咖啡店、工作室、簡餐店、民間圖書館等等。MaD team的同事非常貼心的安排了我們在這裏天井的簡餐店吃午餐,和這裏的創始人Liza交流,以及1個小時的自由活動(shopping)時間。

這棟房子在翻新的時候保留了其原本的大部分結構,以兩條平行的樓梯為中軸,兩邊分別有不同的隔斷,經過壹一間店發現另一間店的感覺,特別驚喜。

兩個小店的“購物”體驗

這次的Sociallab trip團裏有壹個mini coffee fans club,去哪個地方之前ju都會找好這裏有什麽好喝的咖啡店,zhongshan building自然不例外。Piu Piu Piu 是這裏小有名氣的咖啡館,piupiupiu的意思是水槍射水的聲音,這個名字就很有趣啦!整個店不過8、9平方米,店內的墻面和隔板上都放著比較地下風格的獨立插畫、玩具、本地攝影集、zine,看得出老板是壹個非常有意思的人。他說他以前就是在其他咖啡店工作,壹直想要開自己的店,liza是他朋友的朋友,機緣巧合之下就來這裏開了壹個屬於自己的店。問到生意好不好的時候,他說還行,有時候工作日也是會有不少人過來的。他聽到我是廣州人,還跟我說他剛剛去了廣州和昆明旅行了壹個月。能如此任性中途關店出去旅行壹個月,在香港深圳幾乎是不可能的,租金太貴了,每天睜大眼睛就是幾千的租金怎麽敢不開店呀。後來問了壹下liza他這個大小的租金大概是600–1000RM(港幣1100–2000),確認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腦子裏才有空間去搞三搞四(做些創意的事情)。BTW,他的咖啡的確挺好喝的,除了普通單品和意式,他還開發了加抹茶的口味,價格10–20rm不等。

piu piu piu咖啡館

在樓梯就聽到了律動的音樂,貼滿海報的門壹打開壹個音樂世界就出現了,琳瑯滿目的CD和黑膠片。這個店的收銀臺就是壹個DJ臺,這位長頭發的老板就是這裏的DJ,他控制著這個場的氣氛,也熟知這裏的每壹張唱片,還會給妳試聽CD裏的音樂。

TANDANG唱片店

我們去的這一天是一個平凡的星期二,並沒有特別的活動安排,聽說這裡的晚上以及週末都特別熱鬧,各種各樣的活動。這裏還有一個經常舉辦活動的民間圖書館“亞答屋84號圖書館”,圖書是由公眾捐贈,以及做了很多文化調研和故事採集的事情。這裏還有壹個特別有趣的小空間是壹個“自助卡拉OK房”,聽說原來是壹個空置的房間,大家就自發把沙發和音箱等設備搬進去了。這幾個店的“購物”體驗裏感受到的是這整棟樓的多元、自由、創意、活躍的文化藝術氛圍,這裏不是那種大財團或政府改造得特別漂亮的園區有著很完善的管理。但吸引妳的大概是那些無規則卻有隱形的運作規律、有趣的細節、意想不到的驚喜。

人永遠比空間重要

人比空間重要,這是我這次馬來西亞social lab trip非常深的感受。Zhongshan Building也好、Armenian park也好、keben kebun kerichi也好、Chinahouse也好之所以能做成這些事都是因為人。因為有了主動想要改變的人,他們去付諸於行動,他們努力去改變然後又聚集了更多人和資源,然後壹點壹點小小的改變就讓我們看到今天SocialLab Trip看到的這些項目。Thinkcity也不是政府給了五百萬RM的啟動資金就能做到現在這些事情的,他們做了很多連接本地社群的事情,看到dan和nicole和本地居民這麽熟就知道他們是泡在喬治市很久,整天和居民和不同社群機構交流的。

Zhongshan Building也壹樣,他們是thinkcity給支持項目,但是thinkcity其實只給了他們整個改造項目預算的20%啟動資金,剩下的80%都是他們家族自籌的。對於改造建築的項目來說20%確實很少,但是這是liza和她丈夫去撬動家裏支持的壹個支點。他們的改造方案是很節省的,主要是把建築裏的垃圾清理和簡單翻新,讓他看起來是整潔的。地板也沒有大修改,主要是補了本來損壞的地方,裏面很多貼瓷磚和刷墻的工作都是liza和夥伴們自己動手完成的。這是壹個整潔的空間,而讓這個空間變豐富變多樣和有趣的是裏面的內容。讓我想起有些園區或者空間硬裝的很漂亮,但是進入卻沒什麽內容可看。

我問liza“在downtown這樣的私有建築改造項目多嗎?”,她搖了搖頭,指著我們身後那棟說道“這是租給了壹個月餅廠,附近很多老房子都是私人的,房子都很老舊,翻新改造很麻煩也很費錢,他們都不願意做,都選擇整棟租給別人或者丟空”。

了解到這棟樓的歷史,也知道liza原本是做藝術畫廊後,我挺好奇她這個模式的。就問她“妳覺得zhongshan building這個模式可以復制嗎?它之所以能做成這樣更多是因為個人因素嗎?”,她回復我,這個我們不打算復制,要很難復制的,太多個人因素了。首先,我自己是畫廊背景的,這裏的租客都是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再者,這裏是壹個新型藝術文化和研究的社區空間,但是做這些的人的給不起高租金,所以我們這裏租金都很低,其他房東也不願意這樣。之前有做壹些娛樂業的按摩那些想租我們這裏,但是我和老公拒絕了。所以這裏做成這樣更多是和我自己的經歷、想法有關的。”

我們的zhongshan building在哪裏呢?

Zhongshan building讓我想到了香港中環的PMQ元創方和深圳的華僑城LOFT。前者是政府推動的歷史建築改造項目,把原來的已婚警察宿舍改造為創意中心。除了有大量的店鋪空間還有中庭廣場,入駐的商店和藝術工作室壹百余個,周末經常有大型活動和展覽,加上特色的建築是個文藝青年的周末打卡點,不過在贊美的同時也有聲音反應租金昂貴工作日人流不足導致經營困難。而後者是以大地產華僑城集團做的把原有三菱舊廠房改造為創意文化園,此片區除了舊改的廠房還有華僑城歡樂谷(大型遊樂園)和商品住宅。經過十五年的運營和打造,這已經成為了深圳的壹張藝文名片,但同時這裏的地價也不十多年前翻了不止十多倍,這裏的租金也是貴得驚人。

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沒有大地產勢力,Zhongshan building體現出來的是民間的個體力量,而壹個壹個的個體加起來就變成了集體的力量。liza和她老公有zhongshan building這個家族的房產資源,但更重要是他們有想做社區藝術空間的想法和付出很多精力和勞動力才變成了“新的zhongshan building”,不然還是壹棟被時間遺棄的舊房子。而這些壹個壹個入駐的書店咖啡館文創店和來這裏參加活動的每壹個人都為這張“白紙”增加色彩,讓它更豐富和有趣。看到今天的zhongshan building,“舊改”這個在我們心中特別重、特別復雜和遙遠的壹個詞原來也不是理我這麽遠。記得之前聽think city的總監分享,他們觀察到“ART and CULTURE”對壹個城市是非常重要的。我想zhongshan building作為吉隆坡downtown幾千棟房子之壹,它壹定可以為這個區域復興發揮不少作用。

正巧那天下午我們和另壹個機構的交流會議是在壹棟甲級寫字樓裏的Wework聯合辦公空間,這裏裝修很好設施也很完善,看了壹下價格固定工位是1150RM壹個月。如果讓我選壹定選zhongshan building,不是因為它價格便宜,而是它獨特的社區氛圍我在wework看不到。

--

--

MaD Social Lab

香港首個民間發起專注公營服務創新的實驗室。與政府部門合作,透過社區參與、設計思維及共創實驗,致力與公務員及市民共同設計公營服務及政策。過往項目包括創新街道、公園及圖書館。A community-initiated public services innovation lab based in Hong Kong